日期:2024-01-10  返回 >>

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,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,是学生未来社会身份认定的主要标签。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各类专业将学生学业与对应职业、服务产业密切连接起来。就学校自身建设而言,专业强才能质量优;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言,专业匹配度高才能增强适应性;就社会认可度而言,专业前景好才能提升吸引力。因此,职业教育只有苦练“内功”,扎实做好专业建设,打造学生和企业心目中的“金专业”,才能达到“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、适应性和吸引力”的要求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职业院校需着重平衡四对关系。

第一,关注热门新兴产业,更须关注区域发展需要。当今时代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,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。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,加快发展先进适用技术,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,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,这必然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要求。为此,职业院校要把提高专业对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摆在首位,在条件允许情况下,优先发展国家战略所需的重点专业,积极建设社会民生所需的紧缺专业,密切关注市场热度高、需求旺、口碑好的热门专业。但与此同时,还须重点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,即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。实践中,一些学校不顾当地实际,照搬国家战略需求,翻版发达地区同类学校的专业或市场上的“网红职业”设置本校专业,可能会出现专业与当地产业不匹配等问题,培养的人才在当地用不了、对不上、留不住,导致职业教育在当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中的认可度不高,难以形成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生态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区域层面需加大统筹力度,建立畅通及时的供需沟通机制,真正做到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、同规划、同建设。

第二,撤并淘汰老旧专业,更需改造升级传统专业。当前,我国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大力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。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全方位、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。同时,劳动力市场正在并将持续发生巨大变化,许多传统职业岗位已经消失,一些新的职业岗位逐渐被创造出来。因此,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必须适时调整与更新,及时增设面向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领域的新专业,坚决裁撤一批滞后、过剩、与新发展理念不相符的老专业。但要特别注意的是,对待传统专业切勿“一撤了之”。我国产业政策明确提出,在培养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改造升级传统产业。传统产业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,不能当成“低端产业”简单淘汰。因此,职业教育要从服务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角度出发,积极推动石化、冶金、医药、建材、轻纺等传统专业改造,通过对相关课程内容增删更新等方式,为传统产业实现“智改数转”升级提供支撑。

第三,注重自身基础,更需开拓思路创造条件。对于学校而言,专业建设是头等大事。无论是调整还是新设专业,师资队伍、课程、教材、实习实训场地与设施设备、当地产业基础、政策与投入的支持力度等都需系统考虑。为此,要进行反复研判和充分论证,绝不能不顾条件基础而盲目开设专业。但另一方面,也要避免过于强调条件尚不成熟而裹足不前。在技术更新换代如此快速的今天,待自身力量完全具备后再行动,多数情况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。开拓思路,创造条件,融合产业端、科技端人才和资源协同创新,才是可行之路。当前,全国各地根据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要求,如火如荼开展的“一体两翼”建设就为此创造了良好条件。无论是市域产教联合体,还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都强调政、行、企、校、社多元主体协同发力,推动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、职业学校、普通高校、行业组织、科研机构深度协作,切实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从而为汇聚资源共建专业、合作攻关、协同育人创造坚实基础。

第四,强调横向交叉融合,更应强调纵向贯通衔接。当今世界已进入“有组织科研”时代,依靠个人单枪匹马的发明创造推动社会进步的机会越来越少。在生产实践中亦是如此。随着设施设备的集成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,一线技术技能工人面对的,不再是生产线上单一环节的孤立问题,而常常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系统性问题,这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能力、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越来越注重学科、专业间的交叉融合,开发了一大批“数字化 ”“人工智能 ”“绿色 ”专业。但与此同时,专业设置还应充分考虑纵向各学段各层级之间的贯通。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年)》统一采用专业大类、专业类、专业三级分类,一体化设计的中职、高职专科、高职本科不同层次专业为贯通设计专业奠定了基础。对于同一专业名称,职业院校应按照专业目录要求,根据本专业所处的教育阶段,确立既与上下层级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的专业目标和内容,并基于一体化设计思路形成相应课程与教材体系,避免重复交叉造成的低质低效,也避免学科内容简单相加造成的学习负担过重。

作者:王新波   来源:光明日报  

(作者:王新波,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)


苦练“内功” 打造职教“金专业”

作者:168wangxiao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10 07:35:07    

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,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,是学生未来社会身份认定的主要标签。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各类专业将学生学业与对应职业、服务产业密切连接起来。就学校自身建设而言,专业强才能质量优;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言,专业匹配度高才能增强适应性;就社会认可度而言,专业前景好才能提升吸引力。因此,职业教育只有苦练“内功”,扎实做好专业建设,打造学生和企业心目中的“金专业”,才能达到“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、适应性和吸引力”的要求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职业院校需着重平衡四对关系。

第一,关注热门新兴产业,更须关注区域发展需要。当今时代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,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。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,加快发展先进适用技术,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,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,这必然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要求。为此,职业院校要把提高专业对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摆在首位,在条件允许情况下,优先发展国家战略所需的重点专业,积极建设社会民生所需的紧缺专业,密切关注市场热度高、需求旺、口碑好的热门专业。但与此同时,还须重点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,即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。实践中,一些学校不顾当地实际,照搬国家战略需求,翻版发达地区同类学校的专业或市场上的“网红职业”设置本校专业,可能会出现专业与当地产业不匹配等问题,培养的人才在当地用不了、对不上、留不住,导致职业教育在当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中的认可度不高,难以形成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生态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区域层面需加大统筹力度,建立畅通及时的供需沟通机制,真正做到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、同规划、同建设。

第二,撤并淘汰老旧专业,更需改造升级传统专业。当前,我国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大力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。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全方位、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。同时,劳动力市场正在并将持续发生巨大变化,许多传统职业岗位已经消失,一些新的职业岗位逐渐被创造出来。因此,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必须适时调整与更新,及时增设面向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领域的新专业,坚决裁撤一批滞后、过剩、与新发展理念不相符的老专业。但要特别注意的是,对待传统专业切勿“一撤了之”。我国产业政策明确提出,在培养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改造升级传统产业。传统产业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,不能当成“低端产业”简单淘汰。因此,职业教育要从服务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角度出发,积极推动石化、冶金、医药、建材、轻纺等传统专业改造,通过对相关课程内容增删更新等方式,为传统产业实现“智改数转”升级提供支撑。

第三,注重自身基础,更需开拓思路创造条件。对于学校而言,专业建设是头等大事。无论是调整还是新设专业,师资队伍、课程、教材、实习实训场地与设施设备、当地产业基础、政策与投入的支持力度等都需系统考虑。为此,要进行反复研判和充分论证,绝不能不顾条件基础而盲目开设专业。但另一方面,也要避免过于强调条件尚不成熟而裹足不前。在技术更新换代如此快速的今天,待自身力量完全具备后再行动,多数情况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。开拓思路,创造条件,融合产业端、科技端人才和资源协同创新,才是可行之路。当前,全国各地根据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要求,如火如荼开展的“一体两翼”建设就为此创造了良好条件。无论是市域产教联合体,还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都强调政、行、企、校、社多元主体协同发力,推动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、职业学校、普通高校、行业组织、科研机构深度协作,切实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从而为汇聚资源共建专业、合作攻关、协同育人创造坚实基础。

第四,强调横向交叉融合,更应强调纵向贯通衔接。当今世界已进入“有组织科研”时代,依靠个人单枪匹马的发明创造推动社会进步的机会越来越少。在生产实践中亦是如此。随着设施设备的集成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,一线技术技能工人面对的,不再是生产线上单一环节的孤立问题,而常常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系统性问题,这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能力、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越来越注重学科、专业间的交叉融合,开发了一大批“数字化 ”“人工智能 ”“绿色 ”专业。但与此同时,专业设置还应充分考虑纵向各学段各层级之间的贯通。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年)》统一采用专业大类、专业类、专业三级分类,一体化设计的中职、高职专科、高职本科不同层次专业为贯通设计专业奠定了基础。对于同一专业名称,职业院校应按照专业目录要求,根据本专业所处的教育阶段,确立既与上下层级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的专业目标和内容,并基于一体化设计思路形成相应课程与教材体系,避免重复交叉造成的低质低效,也避免学科内容简单相加造成的学习负担过重。

作者:王新波   来源:光明日报  

(作者:王新波,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)


网站地图